洗护用品是家家必备的日常用品,如今很多洗护用品都打出温和、不伤皮肤、无刺激的许诺,但是这些洗护用品真的就像他们所说的是温和的吗?专家指出,人体的皮肤是脆弱的,强酸碱性洗护用品对于皮肤的伤害是很大的,那么强酸碱洗护用品对皮肤的伤害有多大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专家的介绍。
我们知道比较温和的就是清水,因为干净的水是不会人体以及衣物等产生任何刺激的。因为水是真正具有PH为7的温和性能的。pH值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酸碱性。PH值为7是中性,其他则是酸性或碱性。
我国质监局指出:强酸强碱洗涤剂不能洗毛巾:对于长期接触皮肤的布草,洗涤后纺织品湿态的PH值应在6.5-7.0之间;非接触皮肤的布草洗涤后纺织品湿态的PH值应在6.5-7.5之间。
酸性或碱性的洗衣产品,不仅会破坏衣服纤维令衣物寿命大打折扣,还会有损皮肤健康!只有PH值为7左右的才是优质洗涤剂!
一、分析中国老百姓使用的清洁养护类产品现状:
中国老百姓随着生活水平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对各类化妆品、家居洗护清洁用品等直接与人体接触的产品的毒副作用越来越关注。因为我们发现太多的产品已经对皮肤甚至人体产生毒性、导致消化系统功能衰退甚至致癌。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产品成分和副作用,追求原生态、纯天然的产品。
传统家居清洁养护类产品:酸性、碱性、研磨性产品(把物质表面破坏掉一层达到效果)。这些产品带有气味性和轻微毒性,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当,将会影响使用效果甚至带来人身伤害,所以使用时务必要做好防护措施。另外,碱性和酸性清洁剂不能混合使用,会发生中和反应,不仅没有清洁效果而且会产生新的污垢与杂质。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酸碱类产品有:万能去污膏、万能起渍剂、万能清洁剂、绿水、红水(洗厕灵)、洗手液、洗衣粉、不锈钢清洁剂、空气净化剂,这些产品不慎沾在皮肤上应及时用水清洗干净,否则会伤害皮肤和材质还会经过皮肤毒素进入血液,这叫经皮毒,是“经由皮肤进入人体的毒素,在血液和淋巴液中溶解,对人体产生的危害”。经皮毒是通过皮肤吸收的,例如洗护用品、洗涤剂、化妆品、防蚊液、涂抹于身上的药物等,这些日常用品中都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并且这些化学成分通常分子较小,容易通过皮肤吸收,沉积在身体内,对身体造成损害,这个过程叫做“经皮吸收”。
二、专家普及何为经皮毒
经皮毒比较直接的反应是皮肤过敏,但是大部分的经皮毒却没有明显病症,它能潜伏体内几年之久,往往一发现就是大问题,如“乳癌”。专家在一个乳癌切片的医学报告中,曾发现有沐浴露里的防腐成分paraben,这成分能潜伏体内达10年之久。而能导致经皮毒害的化学物质实在太多,如下列:
很多洗护用品中添加的有害化学物质往往不止一种。皮肤对于经皮毒素的吸收,会根据皮肤角质层的厚薄不同,没有角质层保护的地方,如口腔及私密处,对经皮毒素的吸收是其他地方的40倍之多。而对于经皮毒素吸收比较多的,是每天使用的洗护用品及一般家具清洁剂,如洗洁精、洗衣液等。衣服上残留洗剂里的化学物质,也能通过与皮肤的接触而吸收。
经研究发现,经过皮肤进入体内的化学物质,经过10天后,排出体外的不足10%,大多数都残留在皮下组织中,蓄积在体内。经皮吸收的物质可能会直接蓄积到皮下组织,也可能一点点地通过血管和淋巴管到达各个器官进而对其造成不利影响。解毒和代谢的过程不同于经口吸收,比较特殊,排出体外需要很长时间。
例如,在水杨酸的外用实验中,经注射直接进入血液的水杨酸,在24小时内即可全部变为尿液被排出。但是,涂抹在皮肤上的水杨酸,却需要几天时间才能通过尿液排出,一部分残留在皮下组织中,然后渐渐地从皮下组织进入血液,经过很长时间后才被排出。经皮吸收的有害化学物质同样如此,残留在皮下组织中的时间较长,排出体外的过程比较缓慢。
经检测,现在市面上洗衣粉多表现为10左右的pH值;洗洁精为8-9之间;洗厕精的pH值基本小于1,属于强酸;而厨房清洁剂的pH值大部分在11以上,属于强碱。
由此可见,强酸强碱类洗护用品对于皮肤及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很容易引起皮肤过敏等症状,因此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皮肤科专家建议大家在购买洗护用品时一定要注意它的pH值,按需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