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多人饱受以上疾病的困扰,然而,据比较近研究表明,帕金森病已跃然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杀手”。目前国内患帕金森病总人数已达220多万人,占全球帕金森病患者总人数的一半。并且,此病正以每年10万新增病例的速度在我国递增。就连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也因患帕金森病并发肺部感染于1997年逝世,来看看郑州金水中医院精神科的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何谓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并不什么罕见疾病,而是一种多发于60岁以上老年人的常见病。
该病是由于人体内黑质纹状体变性、脑内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所致。
病人通常运动迟缓,还会出现震颤、肌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等症状。
别不把它当回事儿,这些时候你要想到它!
静止性震颤,有的人开始的症状就是震颤,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时出现或明显,入睡后消失。如有中老年朋友对你说,“我的一只手经常抖动,越是放着不动越抖得厉害,睡着了就不抖了”,这时你得想到它----“帕金森病症”。
肌强直如果他的肢体、颈部或躯干可觉察到有明显的阻力,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他对你说,“我的肢体发僵发硬”,你可让他主动活动一侧肢体,被动活动的患侧肢体肌张力增加,这时你得想到它----“帕金森病症”。
运动迟缓 他动作变慢,始动困难,面部表情动作减少,说话声音低沉、吐字不清。写字变慢变小,称为“小写征”,手臂摆动幅度减少甚至消失,流涎。有时会误诊为脑血管疾病或颈椎病。当他说“我比较近发现自己的右手(或左手)不得劲,写字不像以前那么漂亮了,走路的时候觉得右腿(或左腿)发沉”,这时你得想到它----“帕金森病症”。
姿势步态障碍他不易维持身体的平衡,稍不平整的路面即有可能跌倒。当他说 “我很怕自己一个人走路,别人稍一碰我或路上有个小石子都能把我绊倒”、“起身刚要走路时常要停顿几秒才能走的起来,有时候走着走着突然就迈不开步了”, 这时你得想到它----“帕金森病症”。
非运动症状 他除了震颤和行动迟缓等运动症状外,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他对你说,“我感觉身体很疲乏,无力,经常睡不着,大便费劲,总高兴不起来,脑子反应又慢”,这时你得想到它----“帕金森病症”。
如何抵挡帕金森病?
无病防病法则:
1、对有帕金森病家族史及有关基因携带者,有毒化学物品接触者,都是预防的对象。应定期体检,并加强健康教育,重视自我防护。
2、保护生产环境,减少有害气体、污水、污物的排放,对有害作业人员加强劳动防护。
3、改善饮水设施,保护水资源,减少河水、库水、塘水及井水的污染,确保人们能喝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
4、重视老年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脑动脉硬化等)的防治,增强体质,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三早法则:
1、帕金森病的发病过程缓慢,若能依靠一些技术检测,如嗅觉机能障碍、PET扫描、线粒体DNA、多巴胺抗体、脑脊液化学、电生理等检测,早发现,采用神经保护剂(如维生素E、SOD、谷胱甘肽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神经营养因子等)治疗,可能会延缓整个病程的临床过程。
2、帕金森病的早期,称代偿期,一般不主张用药物治疗,采用理疗、医疗体育、太极拳、水疗、按摩、气功、针灸等治疗,可维持日常一般工作和生活,尽量推迟抗震颤麻痹药物应用的时间。
3、本病的失代偿期,应使用药物治疗。
提高生活质量法则:
1、积极进行非药物如理疗、体疗、针灸、按摩等及中西医药物或手术等综合治疗,以延缓病情发展。
2、重视心理疏导和精神关爱,确保充足睡眠,避免情绪紧张激动,以减少肌震颤加重的诱发因素。
3、鼓励病人主动运动,如吃饭、穿衣、洗漱等。有语言障碍者,可对着镜子努力大声地练习发音。加强关节、肌力活动及劳作训练,尽可能保持肢体运动功能,注意防止摔跤及肢体畸形残废。
4、长期卧床者,勤翻身拍背,防止坠积性肺炎及褥疮感染等并发症,本病大部分死于肺部或其他系统如泌尿系统等的感染。注意饮食营养,保持大小便通畅。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降低死亡率。